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國都指出:“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是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也是我國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消費背景下,我國食品產業已從基本的保障供給向營養健康轉變,食品工業進入了營養與健康為導向的深入轉型期。當下,就迫切需要提升現有食品的健康內涵,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綠色發展助推產業升級
論壇上,眾多領導嘉賓還就“食品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綠色產業專業委員會主任韓濤發表了以《綠色低碳,時代召喚》為題的演講,從相關政策、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使命與愿景4個方向分享了當下綠色產業發展情況與未來趨勢。
從科創角度出發,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大市場中心總監進行了跨行業分享——“智能爬行特種機器人助力企業綠色低碳高效發展”。會上,由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綠色產業專業委員會主任韓濤為博清科技頒發了中輕投發展協會綠色產業專委會副會長單位證書。
行業專家解讀“東方膳食模式”
近年來,膳食油脂與健康的關系已成為營養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中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以《油脂攝入與健康》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從人體營養素攝入與健康的角度提出,油脂攝入過剩是造成中國罹患心血管疾病比例過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對于食品行業中的健康市場更需要控制好使用油脂的量與種類,希望食品企業能夠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帶給消費者更多優質的油品,提高食物的營養健康內涵。
營養健康食品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
關注雜糧與營養健康,成都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農業農村部雜糧加工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王愛莉分享了對雜糧在營養健康方面的研究,采用不同的加工技術來改善雜糧口感、提高附加值的方法,實驗室加工技術已經開發出了一系列的雜糧食品,期望能夠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幫助企業盈利,幫助老百姓吃上健康的食品。
從企業視角出發,每日的菌創始人兼CEO楊敏以益生菌咀嚼片為例,分享了如何從打造爆品到價值沉淀,如何秉承“東方之菌”的概念,以市場需求設計產品, 并且在持續創新中找到關鍵趨勢。
營養健康引領消費趨勢
從內容平臺端出發,小紅書商業全國食品餐飲行業負責人綠間分享了如何通過營銷打造爆款商品,提升對不同用戶和人群的洞察力,進行精準化、場景化營銷,促成下單購買與復購,帶動消費者自發分享消費體驗,帶動新用戶下單。
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食育文化對外交流大使安鬧鬧(法)則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向大家介紹了營養健康對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吃出健康、吃出花樣、吃得愉悅。
圓桌對話——營養健康營銷新勢力
圓桌對話以《營養健康營銷新勢力》為主題,由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營養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彭健主持,邀請院校專家、食品企業代表、食育事業開創者、營養健康商學院創始人從不同角度、維度,展開分享與討論。
成都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劉達玉分享了預制菜產業現狀,倡導預制菜要向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方向進行探索,向大眾提供營養健康、方便快捷、美味的食物;同時劉達玉院長對食品科技成果轉化提出了五點具體建議。
中糧山萃市場部負責人劉琦琦則在理念上闡述了中糧山萃作為中國天然食品品牌運營商的高標準——“三無一少、三低一高”;要加強與專業機構在產品研發的合作,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加強與營養師、食育工作者的合作,讓消費者都有機會了解到什么是高質量的好產品。
妮妮環球食育創始人孟芊杉分享了她開啟食育事業的初心和創業過程,“食育是一個有溫度的事情,應該是在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構建非常美好、喜悅有幸福感的生活場景,要知行合一,幫助更多家庭、更多小朋友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食物”。
注冊營養師、七彩健康商學院創辦人趙志勝介紹了國內營養健康人才及從業者現狀、面臨的挑戰及對如何破局的建議:打造正規的營養健康人才專業團隊,提升營養健康人才的復合型能力,加強與食品企業的合作,成立營養健康商學院,形成食品企業與營養健康人才的雙向賦能。
營養健康這一永恒主題,關系到人的全生命周期,更是涉及到食品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從政策制定執行、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生產加工、銷售運輸到各個生活消費場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本屆全國糖酒會帶來了“營養與健康”的前沿思想,大大提升了企業和消費者對“營養與健康”的認知。未來,全國糖酒會將與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等各方力量,共同攜手打造“營養健康營銷新勢力”,助推中國營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